期刊简介

               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4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251/R

邮发代号: 44-1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4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671-4040
  • 国内刊号:36-125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介绍

               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临床研究、综合报道、诊疗经验、基层临床、康复与护理、中西药苑、综述与进展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投稿须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社征稿要求

  1.请登陆本刊官网注册作者后进行投稿。

  2.稿件要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内容新颖,论点明确,真实可信。文字力求精练,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有可重复性,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如做统计学处理务必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每篇字数以3000~4000字为宜。

  3.文题应恰当、简明、醒目,一般不超过20字,一般文章要有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3~8个),摘要请用四段式表达(即方法、目的、结果、结论)。

  4.文章内容层次一般按3级,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夹在段内的序号用(1)、(2)……书写。

  5.文中图、表要清晰明了。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均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文中凡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

  6.现代医学名词术语应以中国科学院审定的各学科名词为准,不常用或新兴学科中的新术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说明。中西医药物名称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二部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订的《英汉、汉英药名词汇》书写。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7.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行专业期刊所载文献,如属内部资料、转摘、保密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文中出现的次序号,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内注明,如[4-7],一般不超过10篇(综述文章不超过30篇)。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要有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目录、著录书写格式、间隔符号必须按温哥华格式。

  8.投稿除理论稿件外,须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推荐函。推荐函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9.关于作者署名,请自行排序。如有通讯作者请标明,并注明通讯作者邮箱。作者如为研究生,请注明为哪一级研究生。

  10.稿件如系基金课题文章,请在文内标注课题信息及课题编号,并在采编平台提交课题首页复印件。课题文章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刊登。

  11.作者投稿后可自行在网站上查询审稿及处理进度,如三个月内未接录用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


期刊引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影响因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发文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总被引频次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往期文章
  • 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49例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NAFLD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18- 01

  • 硝酸甘油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78例体会

    笔者采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忠;肖莉 刊期: 2008- 05

  • 推拿辅助西医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久咳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推拿辅助西医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久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后久咳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抗感染、平喘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捏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和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

    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味配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枫 刊期: 2008- 03

  • 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突穴治疗梅核气8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突穴治疗梅核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梅核气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口福黄氏响声丸治疗,实验组采取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灾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治疗评分分析.结果:经过4个疗程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临床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梅核气的过程中,采取会厌逐瘀汤加减......

    作者:陈宝英 刊期: 2016- 12

  • 易善复治疗脂肪肝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易善复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脂肪肝患者46例,服用易善复,每次2粒(456mg),每日3次,3个月后改为每次1粒,持续12个月;对照组:脂肪肝患者37例,先用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或复方丹参或川芎嗪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持续1个月,然后改用口服维生素类、肌苷片治疗,持续12个月,停药后各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易善复治疗组有效率为76.09......

    作者:曾斌华;黄德周;范玲燕 刊期: 2006-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97例

    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97例.方法:在西药一般治疗基础上,用自拟灌肠汤保留灌肠及胃管注入自拟穿孔合剂.结果:97例中有91例行全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良好近远期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志明 刊期: 2002- 01

  • 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对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23例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病人在临床中应用童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经验教训的总结.结果:本组23病例不稳定性锁骨骨折中,21例Ⅰ期愈合.1例术后骨不连,在我院再次接受重建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引流换药后痊愈.结论:应用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蓬川;肖绍佐;郭绍华 刊期: 2005- 06

  • 解毒消癥饮对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消癥饮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解毒消癥饮乙酸乙酯提取物(EE-JXY)体外干预人HepG2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blotting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E-JXY组体外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胡海霞;陈旭征;曹治云;廖联明;杜建 刊期: 2015-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0例体会

    腹部手术尤其是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手术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成根 刊期: 2007- 06